春风将新叶催绿,书韵伴花香弥漫。2022年4月23日上午,美高梅娱乐场-美高梅平台
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在长安校区首阳书坊拉开帷幕。美高梅娱乐场
常务副院长袁祖社、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刘冬及美高梅娱乐场
专业导师石碧球、江求流、王辉、许若容和三十余名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由美高梅
通识中心副主任王文琦主持。
活动伊始,王文琦老师首先对美高梅
第二届“读书节”系列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对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表示欢迎和感谢。
活动第一项:袁祖社教授致开幕辞。袁老师分别从“书籍,连接古今,贯通中外”“读书,涵养气质,承继文化”“最是书香能致远”三个维度向大家介绍读书的裨益,同时也表达了对美高梅
的展望,未来希望在硬件和软件上争取给同学们创造了更好的读书氛围和环境,帮助大家开眼界、启心智。他强调,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庆祝“世界读书日”“世界哲学日”等有意义的日子,彰显美高梅
的育人指向——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坐而论道,起而践行。他对同学们提出殷殷期许,希望同学们利用好美高梅
提供的各种平台,把读书和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阅读蔚然成风。最后,袁院长表达了对本届读书节活动圆满举办的衷心祝愿!
活动进行第二项:阅读圆桌派——青年导师读书三人谈。
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人才能由学而长。当我们徜徉于书海,保持不断思考和无限热情,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通过圆桌对谈的方式,分享读书的感受,学习青年教师的经验,无疑将起到启发阅读的效果。王辉、江求流、许若容三位老师分享与交流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并对学习哲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贴切的解答,对谈环节由王文琦老师主持。
王辉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一书。“好读”是王辉老师对这本书的综合评价——最能概括推荐的理由。“好读”包括了可读性强,文笔好,不晦涩,兼顾思想和文笔等特点。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存在主义的回望,相比起20世纪初的风靡一时,存在主义如今鲜有人谈及,已然式微,但是,它作为一个哲学流派在西方哲学史,乃至于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之所以如此,除了其本身固有的思想价值外,还在于它回答了时代的问题,切合那个时代,也反映了我们这时代人的思想感情;江求流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哲学的经典著作——陆九渊先生的《象山语录》,希望通过探寻与朱子思想相对照的象山来打开朱子之外的另一层世界。同时,陆九渊追求的哲学也是对时代病症的诊疗,那个时代的病症象山先生统称为志病,最是心病难医,唯辩志之法。江老师借由此反思现在机械式读书的目的和意义,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还需心学的治疗,因此希望大家从这本书中体悟出一场学习的革命,借《象山语录》以心医志,找寻答案;许若容老师为大家推荐蒂利亚的的《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图景》,它展现了英国文化的丰富面向,呈现出中世纪欧洲的全景面貌,借以领悟到来自西方世界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许老师对这本书的小体积大内容赞叹不绝,这种可以随时随地打开阅读,且能带来丰富思想内涵的图书是她认为介绍给同学们最好的礼物。
三位老师还围绕着哲学入门常见的与“超级概念”遭逢的难题,现身说法,从辞源学、去结构学习法、时代文本结合法的角度给出自己的见解。老师们建议大家在碰到这些超级概念可以分别尝试从词本身和时代背景去剖析和理解,还强调:一方面,“超级感念”大多有基础性的问题意识,可以从最初的土壤中去理解它;另一方面,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把这些“超级概念”拉回熟悉的“粗糙地面”来,从生存实践对之加以切身的体会。
活动进行第三项:吾辈砥砺行——关于2018-2021年师大图书馆借阅榜单TOP10调研分析的主题报告。“阅读经典”是美高梅
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同学们通过对美高梅平台
2018——2021年四年的“外借排行榜”书单进行整理,在“不同院校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借阅数据的纵向对照”中,希望一窥高校的阅读特点,把脉师生的学风倾向,并尝试提出动态化、深刻性的观察意见。
曹丽洁同学作为调研小组代表,对观察报告(推送时插入报告全文链接)进行汇报。她带领我们深入解析外借图书TOP榜单,分别从图书类别、上榜作者和图书内容做纵向分析,以人文、地域、历史、现实等多元视角解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平凡的世界》等领跑书榜的缘由,探讨《大秦帝国》、金庸小说等上榜的意义。总体来看,近四年来师生的图书借阅仍以文史类书籍为主;借阅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相比于国内一流高校、世界一流高校等,我们的阅读榜单也反映出一定的特色和问题。在观察报告的最后,调研小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给现场听众很大的启发。
活动第四项:一起向未来——嘉宾赠书。“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能香我无须花”,在美高梅
中有那么一群人,沉浸于图书馆的一方天地,遨游于书海的广阔空间,他们是美高梅
的“读书之星”,是图书馆的“镇馆之星”,更是在“善思杯”通识论文大赛中取得佳绩的美高梅
代表。为引导学生培养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美高梅
学子们的精神生活,美高梅
特别购置了一批由知名学者和美高梅
导师所推荐的经典书目,以赠书的形式对同学们加以勉励。
随后,美高梅
学子范思韵、张玺、潘芷茵作为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她们向大家分享了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对自己在美高梅
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了经验介绍,表达了对美高梅
和老师们的感谢,展望了自己对美高梅
的期望和与美高梅
共同进步的积极心态。

最后,石碧球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表示,有书有院,方为美高梅
。通过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为美高梅
的同学们打造一个跨时空、跨学科、跨身份的“读书共同体”,这是美高梅
一直致力的核心目标。从与美高梅
核心课程相配套的课程经典研读,到走到广阔实践天地中进行的“耕读”,再到由美高梅
社团和个人自发组织的名目众多的读书会,大家在一起阅读,一起分享读书心得,在与经典对话中磨砺思想,感悟生命,体验了自由,更收获了成长。今后,美高梅
在之前许多行之有效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美高梅
育人作用,通过“耕读生活”“电影沙龙”“对话论辩”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典学读书社”的作用,不断创新育人实践,提升大家在美高梅
的收获感。其次,石老师建议大家,在知识爆炸和碎片化的时代,大家阅读经典,不能只停留在体悟和内心触动阶段,更重要的是去梳理作者基于明晰的时代问题意识而展开的合乎逻辑的理论论证。与此同时,每个人都不得不遭遇自己所处的时代,因此,对经典的阅读,决不能成为我们躲避现实关切的一个借口,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必须始终意识到个人的存在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必须始终用对真理和自由的叩问,去回应那些永恒的哲学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最后,石老师期待大家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自由地参与到美高梅
的建设中,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不断丰富学科制美高梅
的内涵。
本次读活动在自由、热烈的交流氛围中结束,师生合影留念,定格美好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