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科学的旅程
2.英文名称:History of Science
3.教师姓名:杨辉
4.教师职称:讲师
5.主讲教师教学特色与科研情况:杨辉,男,1983年6月生,湖南汉寿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博士,美高梅平台
哲学系讲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主持教育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陕西省社科基金各1项。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基本了解,在掌握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之余,着重于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方式以及科学观念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思考这一演变过程所根植的哲学、宗教、政治、社会等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科学的能力。
(三)参考书目
基本参考书目:
[1] 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3] 麦克米伦第三 等:《世界科学技术通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4] 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二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拓展阅读书目:
[1]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2009年版
[2] 席泽宗:《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思想卷》,科学出版社,2001.
[3]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库恩:《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四)课程大纲
第1讲 导论:科学史的意义
一、 什么是科学史
二、 科学史学科的发展史
三、 学习科学史的意义
第2讲 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上)
一、 古希腊科学兴起的背景
二、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流派
讨论问题: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特征
第3讲 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下)
三、 希腊化时期的主要科学成就
四、 古希腊科学的衰败
讨论问题:从古希腊科学的兴衰看科学繁荣的保障条件
第4讲 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
一、 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
二、 宇宙演化思想
三、 时空观念
讨论问题: “天人合一”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第5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 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
二、 技术创造与重大工程
三、 天、算、农、医四大实用科学的成就
讨论问题:李约瑟问题
第6讲 阿拉伯的科学
一、 阿拉伯科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 阿拉伯的数学
三、 阿拉伯的天文学
四、 阿拉伯的医学
五、 阿拉伯的光学和化学
六、 阿拉伯科学的世界意义
讨论问题:阿拉伯科学兴衰的启示
第7讲 中世纪后期科学在欧洲的复兴
一、 中世纪后期的学术复兴
二、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三大历史背景
三、 中国科技发明对欧洲中世纪科学发展的贡献
讨论问题:大学的兴起对于科学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第8讲 近代科学革命之天文学革命
一、 古希腊天文学
二、 哥白尼和他的《天体运行论》
三、 伽利略的天文发现
四、 第谷的精密天文学
五、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
讨论问题:哥白尼革命的影响
第9讲 近代科学革命之新物理学革命
一、 近代以前的力学
二、 伽利略的新物理学
三、 笛卡尔的机械主义方法论
四、 牛顿开创的时代
讨论问题:机械自然观
第10讲 近代化学的建立
一、 从炼金术到化学
二、 波义耳的贡献
三、 燃素说的兴起
四、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讨论问题:炼金术与近代化学的关系
第11讲 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一、 早期的电磁学
二、 从法拉第到麦克斯韦
三、 通讯技术的进步
讨论问题: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的关系
第12讲 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建立
一、 能量守恒定律
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 热力学第二定律
四、 热力学的发展
讨论问题:从迈尔的悲剧谈哲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差异。
第13讲 从进化论到遗传学
一、 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
二、 达尔文及其自然选择的进化论
三、 达尔文之后
四、 遗传学
讨论问题:社会达尔文主义
第14讲 从以太理论到相对论
一、 以太的历史与理论
二、 迈克耳逊一莫雷实验及其意义
三、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讨论问题:相对论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挑战
第15讲 从量子论到量子力学
一、 量子论
二、 原子世界
三、 量子力学
讨论问题:量子力学的哲学思考
第16讲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科学制度的建立
一、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第一波
二、 洋务运动:西学东渐第二波
三、 民国时期:中国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与现代科学的起步
讨论问题:为何科学难以在中国生根落地?
第17讲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一、 艰苦创业:中国现代科技体系的建立(1949-1978)
二、 奋起直追:中国现代科技体系的完善(1978-至今)
三、 伟大使命:中国能否引领新科技革命?
讨论问题:钱学森之问
第18讲 结语:科学技术与人类的未来
一、 生命科学的进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