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梅娱乐场
通识系列课程课程大纲模板
《理想国》与古希腊哲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理想国》与古希腊哲学
2.英文名称: Plato’s the Republic and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3.教师姓名:尹兆坤
4.教师职称:副教授
5.主讲教师教学特色与科研情况:主要研究方向为:德法现象学与古希腊哲学;教授的课程有:西方哲学史、古希腊语、拉丁语,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部分尤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而希腊语文关涉希腊文学、历史、哲学等。
(二)课程简介:(200字)
有哲学家称整个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而《理想国》则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理想国表面看来是对于最佳政制的探讨,而根本上也是对于人之最佳生活方式的追寻。柏拉图通过戏剧对话的形式,以苏格拉底为主角,通过其与格劳孔、色拉绪马霍斯等人关于正义的对话,既展示了这些人不同的灵魂类型(王者、爱荣誉者、寡头、平民、僭主)也看到了相应的政制样式,并且柏拉图还指出了这些人所受到的奖惩,由此劝导人们过正义的生活。
(三)课程大纲
基本参考书目:
The Republic of Plato, Allan Bloom;
The Republic, Benjamin Jowett;
《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王扬译等。
阿兰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
罗森,《哲学进入城邦》;
伯纳德特,《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
克吕格、弗里德兰德、沃格林,《王制要义》;
阿里斯托芬:《云》、《鸟》、《公民大会妇女》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诗学》
霍布斯:《利维坦》
卢梭:《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穆勒:《功利主义》
1.第一节 导论
(1)主题:作者与对话主要人物介绍
(2)参考书目:阿里斯托芬《云》; 柏拉图《会饮篇》;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
(3)讨论问题:1.苏格拉底的不同面相
2.第二节《理想国》第一卷(1)
(1)主题:《理想国》开篇的解读
(2)参考书目:希罗多德《历史》
(3)讨论问题:什么是正义?
3.第三节《理想国》第一卷(2)
(1)主题:对个人正义的辩证讨论
(2)参考书目:《智者》、《普罗塔格拉》
(3)讨论问题:智者与辩证法
4.第四节《理想国》第二卷(1)
(1)主题:个人正义的问题及与城邦正义的一致性
(2)参考书目:《社会契约论》
(3)讨论问题:个人正义问题的各个方面
5.第五节《理想国》第二卷(2)
(1)主题:城邦的自然产生以及护卫者的音乐教育
(2)参考书目: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讨论问题:城邦的自然性
6.第六节《理想国》第三卷
(1)主题:护卫者的音乐与体育教育及高贵的谎言
(2)参考书目: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荷马《伊利亚特》
(3)讨论问题:好的意见的培养
7.第七节《理想国》第四卷(1)
(1)主题:城邦的其他事务以及城邦的美德
(2)参考书目:《孟子》、《荀子王制》
(3)讨论问题:城邦的美德何在?
8.第八节《理想国》第四卷(2)
(1)主题:类比城邦探究个人的正义
(2)参考书目: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罗尔斯《正义论》
(3)讨论问题:何谓正义?
9.第九节《理想国》第五卷(1)
(1)主题:城邦面临的第一二波浪头
(2)参考书目:阿里斯托芬:《鸟》、《公民大会妇女》
(3)讨论问题:男女平等,公有制?
10.第十节《理想国》第五卷(2)
(1)主题:城邦面临的第三波浪头
(2)参考书目:柏拉图《第七封信》
(3)讨论问题:哲人为王,理想国的现实性
11.第十一节《理想国》第六卷(1)
(1)主题:日常中的哲人形象
(2)参考书目:阿里斯托芬《云》
(3)讨论问题:哲人的天性
12.第十二节《理想国》第六卷(2)
(1)主题:二个比喻
(2)参考书目:柏拉图《菲力布篇》,《泰阿泰德》
(3)讨论问题:日喻,线喻
13.第十三节《理想国》第七卷
(1)主题:洞喻以及哲人王的培养
(2)参考书目:《苏格拉底的申辩》
(3)讨论问题:哲人的处境与教育
14.第十四节第八卷(1)
(1)主题:爱荣誉制与寡头制
(2)参考书目: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讨论问题:政体与灵魂的类型
15.第十五节第八卷(2)
(1)主题:民主制
(2)参考书目: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3)讨论问题:民主制的灵魂类型
16.第十六节第九卷
(1)主题:僭主制以及快乐的等级
(2)参考书目:色诺芬《论僭政》,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3)讨论问题:快乐与僭政
17.第十七节第十卷
(1)主题:诗与哲学之争以及正义的报酬
(2)参考书目:《诗与哲学之争》
(3)讨论问题:正义之报酬与神话
18.第十八节柏拉图理想国的总体评述
疑难解答与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