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世界》——实践哲学教学大纲
讲授人:雷龙乾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大学本科非哲学专业辅修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属于美高梅娱乐场
的基础性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切实学习和深入了解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概貌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马克思哲学的积极正见,矫正误解,克服疏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和意愿。课程特点是更注重长时段、多视角、生活化地挖掘马克思哲学的科学内涵、历史意义和当代实践,力图以历史视角追溯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源流、演变节点和当下际遇,以生活情怀呈现马克思哲学的文化精神、生命诉求、生活境遇、社会纠葛和价值旨趣,以科学理性揭示马克思哲学的思想脉路、概念内涵、理论体系、风格特质、致思方向、内在张力和前行进路。
教学对象:美高梅娱乐场
本科生
计划学时:36
对应学分:2
第一章 导论 无处不在的时代幽灵马克思和他的哲学
一、 被误解了的马克思哲学
二、 一个不可超越的灵魂
三、 中国人信仰重建的难题
思考题:你心目中的马克思哲学是什么样子和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二章 文化基因——马克思之前的哲学文化:西方文化的双螺旋结构
一、 自然、理性、人性、现实和幸福
二、 本体、道德、理念、纯形式、不可知、神秘体验、创世纪
三、 时代精神与时代困惑:马克思哲学的近代课题
思考题: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思想有什么特质?
第三章 前理解基座——亲族谱系:马克思祖辈的信仰
一、 父系(拉比)与母系(拉比)
二、 父母辈(改宗:志愿还是世故?)
三、 中学毕业作文——生命意义的信仰火种
思考题:如何理解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考的关系?
第四章 获得性前理解——纸上得来:马克思哲学的学校学习
一、 康德时期
二、 黑格尔时期
三、 青年黑格尔
思考题:学习哲学为什么有利于思想进步?
第五章 激情初遇现实——生活体验:哲学根源于生活
一、 燕妮、爱情、诗歌和哲学
二、 《莱茵报》和克罗茨纳赫
三、 与恩格斯的第二次握手
思考题:哲学与生活如何相辅相成?
第六章 思想创新——脱颖而出: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
一、 《论犹太人问题》
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思考题:青年人能不能进行哲学思考?
第七章 初步的构想——完整的哲学体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 本体论
二、 认识论
三、 人性论
四、 宗教论
五、 实践论
六、 时代论
七、 哲学家
八、 哲学观
思考题:马克思哲学有哪些基本理论要素?
第八章 现实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 意识形态
二、 现实的人
三、 实践的唯物主义
思考题:历史演进与生存斗争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九章 理论特色——“我们的纲领”:《哲学的贫困》
一、 《贫困的哲学》的“哲学的贫困”
二、 劳动量与劳动价值
三、 冒牌的辩证法与历史的辩证法
思考题:学习哲学对非专业大学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十章 政治方案——实践纲领:《共产党宣言》
一、 共产主义者同盟
二、 历史的逻辑
三、 现代社会的出路(神评不靠谱的方案)
思考题: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一定是进步思想吗?
第十一章 复杂性体验——暧昧的革命:预期、神评和经验
一、 布鲁塞尔、巴黎、科伦及《新莱茵报》、再到巴黎
二、 预期:《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三、 总结:《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
思考题:选举一定能产生最英明的领导人吗?
第十二章 时代的批判——最后的伦敦: 现代社会的密码
一、 窘迫的“黄金年代”
二、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三形态理论”
三、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第二个伟大发现”
思考题:为什么打工不如当老板挣钱快?
第十三章 时代的尾巴——停滞的东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
二、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三、 马克思看中国
思考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也是社会主义?
第十四章 无问永恒——反思古代社会:马克思的“文化人类学笔记”
一、 马克思人类学研究的历程
二、 马克思和文化人类学进化论学派
三、 《人类学笔记》与婚姻、氏族、私有制及国家
思考题:历史上家庭有哪些形态?
第十五章 典型案例——“历史学笔记”里的历史认知
一、《历史学笔记》
二、古代罗马奴隶制、意大利封建制、神圣罗马帝国
三、“蔷薇战争”、社会革命、宗教改革、资本主义萌芽
思考题:资产阶级有什么集体共性?
第十六章 交往实践——朋友到论敌:马克思的友谊观
一、 早期:鲍威尔、费尔巴哈、
二、 魏德迈、蒲鲁东、
三、 巴枯宁、拉萨尔
思考题:交际如何影响思考?
第十七章 共同实践——伟大的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
一、 举世无双的友谊恩格斯
二、 沃尔弗、丹尼尔斯、
三、 狄慈根、拉法格、考茨基、普列汉诺夫
思考题:伟大的友谊有哪些特点?
第十八章 超越有限——后继有人:马克思的追随者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
二、 东方马克思主义
三、 当代马克思主义
思考题: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怀?
参考书目:
1. [Mexico]Rius, Introducing Marx, Icon Books Ltd,2002.
2. 《卡尔·马克思传》,【英】戴维·麦克莱伦,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7月版。
3. 《马克思恩格斯传》,【法】科尔纽著,樊集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5年12月版。
4. 《恩格斯传》,海因里希·格姆科夫,吴廷镇、侯焕良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
5.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英】伯尔基(R.N.Berki)著,伍庆 王文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6. 《马克思的哲学》,【法】埃蒂安·巴利巴尔著,王吉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7.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张翼星 万俊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8. 《保卫马克思》,【法】路易·阿尔都塞著,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版。
9. 《被无知侮辱的思想——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当代解读》,【俄】鲍·斯拉文著,孙凌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6月。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11.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孙荣 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 《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英】梅格纳德·德赛(Meghnad Desai)著,汪澄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王平主编,雷龙乾 李安增 杨青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