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梅娱乐场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美高梅娱乐场 >> 新闻资讯 >> 正文

“哲学家论教育系列沙龙——西方哲人篇”第六期|王辉:康德论教育

发布日期:2021-11-29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1年11月19日晚,“哲学家论教育系列沙龙——西方哲人篇”第六期“康德论教育”在美高梅平台 长安校区文渊楼c段一层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美高梅平台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美高梅娱乐场 专业导师王辉主讲,美高梅娱乐场 驻院教授金延,美高梅娱乐场 专业导师赵卫国、尹兆坤、刘佳宝、张海满以及来自各个学院的三十余名学生参加。本次沙龙由美高梅娱乐场 专业导师石碧球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王辉老师就简明扼要地指出,在康德那里,教育的任务就是极早地使人习惯与服从理性的规定,人与动物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人性,教育是获得人性的唯一手段,教育哲学是康德批判哲学和实践哲学之间的枢纽。王老师接着从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康德教育哲学的具体内容。

 

    首先,王老师从关于“人是什么”的康德哲学核心问题出发,指出康德认为的人类特性是:人具有一种自己创造自己的特性,即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目的来完善自己。据此,康德提出了三种特性:技术性素质、实用性素质、道德性素质。王老师指出,康德认为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人的教育对应三种状态:婴儿阶段保育的教育、幼童阶段训诫的教育、学生阶段塑造的教育,后面两个阶段把动物性改变为人性。王老师进一步指出,在康德那里,训诫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第一,训诫是防止人由于其动物性的动机而偏离其使命/目的,即人性;第二,训诫是为了改变人,尽早使人成其为人;第三,训诫对象是学生,不是所有的人。

其次,王老师将康德教育思想概括为超越性、理念性、开放性等三种特性。超越性指教育背后隐藏着人性的完善性的重大秘密。理念性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更加幸福的人类的前景,朝向人性的完善。开放性则表明教育可以塑造人,教育是一门技艺,必须通过时代的积累才能完善,是一种类的规定性。因此,康德的教育不是从自然状态出发,是从人类已经具有某种文化程度伊始。人必须接受训诫,人必须接受培养,必须变得成熟稳重,人必须注意道德化。

 

 

 

    接着,王老师指出,作为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康德亦从教育与启蒙的关系出发,认为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和运用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即怎样用强制培养自由的问题。王老师对于康德的具体解决方法做了总结,强制有两种,机械的抗阻和道德抗阻。有抗阻才能体会到不自由,体会到边界,才能理解自由。抗阻的背面往往是别人自由的边界。

最后,王老师强调,康德教育哲学的总纲是将道德性作为一种最严格意义上的实践教育,最终培养出世界公民。康德要求世界公民关注我们自己、关注与我们共同成长的他人、关注世界福祉。因此,世界公民符合康德的两个对人性的界定:一是普遍,二是类。世界公民是道德塑造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基于整个人类的价值,超越了家庭和国家。人是以人类为单位通过理性实现其天生向善之自然禀赋的道德动物


 

    讲座结束后,金延老师和石碧球老针对本次讲座内容做了点评,他们一致认为,王老师对于康德教育思想的阐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值得我们继续去讨论。第一,对康德教育思想的阐发有助于反思近三十年消解道德重要性的思维方式;第二,当前对康德教育思想的再评估,与对教条主义的反驳有关;第三,面对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性,从康德出发有助于我们再次强调古典思想的重要性;第四,对于我们未来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对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最后,各位老师分别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展开教育,教育的展开方式等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王老师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如何平衡童心与道德性之间的关系、启蒙是什么等问题。在师生的热烈讨论中,本期沙龙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