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19:20,“哲学智慧与时代问题”第八讲于文汇楼A段一层报告厅开讲。讲座由美高梅娱乐场-美高梅平台
专业导师石碧球老师主讲,刘佳宝老师主持,并通过“腾讯会议”全程直播,近200名师生共同聆听。

讲座伊始,石碧球老师首先谈到此次选题缘起他由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的焦虑而对女性主义哲学的关注。随后石老师从三个方面开展了讲座内容。第一部分以“性别与性别规范”为主题,石老师首先抛出哲学层面上如何界定两性差异的问题,以柏拉图著作《蒂迈欧篇》、罗莎·卢森堡演讲等为例,指出男性与女性的对立与理性与自然、心灵与肉体等一起,共同构筑了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而这种对立,又往往以作为底层的一方被不断占有和吸纳才能够得到认知,且在二元关系中并不被看成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作为否定性的他者。随后,石老师通过性别角色引入性别差异,阐述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概念,进而探讨性别规范的相关问题。他引用巴特勒的观点,阐明除个人的主观意志之外,其所处的外在环境也塑造着人的性别,每个人的性别身份是根据实践而产生的。 在此之后,石老师继续深入,通过等级秩序、外在暴力、象征暴力和资本逻辑四个方面诠释了性别规范的作用机制,并在第一部分小结追问“女性是被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压迫”,为下一部分做铺垫。

第二部分围绕“女性主义的几种理论面相”而展开。基于女性和自然在西方政治和文化中的歧视性联姻,许多女性主义学者着眼于女性自身的拯救,将这场联姻看成是“用来压制女性,使之沉默的公式”,因而拒绝承认传统主宰模式所赋予的女性—自然联系,主张将女性身份从自然那里剥离出来。而随着 20 世纪 60 年代生态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学者将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她们将反对“性别歧视”与反对“自然歧视”统一起来,不再简单地主张解除女性与自然的关联,而是从不同的进路对传统主宰模式的女性—自然联系给予了重新的诠释与构建。对此,石老师对其中所涉及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态女性主义以及批判性的生态女性主义都展开了批判性的分析和回应。
第三部分主要关注“女性主义哲学何为”的问题。从政治转向哲学,这是当代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石老师提到,女性主义哲学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面相,其中关涉女性主义形而上学、女性主义认识论、女性主义心灵哲学、女性主义语言哲学、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对此,石老师主要以女性主义政治哲学为分析要点,指出当前的女性主义哲学一方面是以平等或者差异为焦点,探讨政治运动中女性身份认同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不局限于女性本身,而是对全球性的不正义、压迫和世界主义展开理论回应。而在后一个旨趣中,女性主义固然赢得了哲学的身份,但这也恰恰是在这里凸显了女性主义自身的合法性问题,并最终导致女性主义自身的消解。在此意义上,我们依然需要去追问:“何为女性?什么样的女性主义才能更符合女性的目标?”




讲座结束后,刘佳宝老师对本场的讲座内容作了精彩的回顾。随后的现场问答环节,同学们针对石老师的讲座内容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惑,石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最后,在全体师生的掌声中,本期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