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晚,哲学家论教育系列沙龙——西方哲人篇第一期“柏拉图论理想教育”在文澜楼C段一层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美高梅娱乐场-美高梅平台
驻院教授金延主讲,美高梅娱乐场
专业导师赵卫国、王荔、石碧球、尹兆坤、王辉及来自学校各学院50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参加。沙龙由美高梅
专业导师宋宽锋教授主持。
沙龙伊始,金延教授首先阐明了本期沙龙的主题:教育的本质在于其理想性价值取向。首先,金延教授从柏拉图的“理念”概念入手,指出人生活在感性的世界里,接触并作用着感性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但是,凭借感性所得到的只是意见,而非真理性的知识;只有凭借理智和理性所获得的知识才属于真理的范畴,而且我们只有在辩证法的帮助下,才能在不同见解的争论、辩驳中,不断地接近真理、掌握真理。这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本质特征,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其次,金延教授指出,在柏拉图哲学中,精神、智慧成长的环境是“真理的草原”,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在“至善”的观照下把握认识对象的真理。没有理念、没有真理观照的认识活动和生命活动必定是纯技术性的、应用性的。同理,不受理念引导的人,必然只能停留在意见世界层面,而不可能获得可知世界的真理性知识。
在对柏拉图教育思想认知基础上,金老师指出,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完美性、整体性、普遍性、无条件性(绝对性)、真理性”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应当以理想性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理想是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总括、抽象、升华或绝对化,理想的批判性功能、引导功能、自我完善功能决定了它是人走向光明未来的灯塔,是人批判现实的价值尺度,为人实现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
最后,金老师引用英国教育家泰特《教育的真谛》中的表述做出总结,他指出,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关联着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关联着对自我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关联着对人类最终目的的深刻认识。
在金延教授的精彩报告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宋宽锋老师指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从教育的理想性和教育的可操作性之间作出区分来展开探讨的。尹兆坤老师就柏拉图时期教育的理想性与历史性展开深入探讨,并就古代与现代之间教育理想的差异性与大家进行交流。他认为,在柏拉图时期,教育的理想可能是培养一个有德性的人;而在当今时代,教育的理想会指向其他方面,比如选择生活的自由。对此,金延老师回应道,理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不能把某个具体的描述理解为绝对的化身,我们现在所获得的东西永远只是人生中的其中一站。
现场的同学们也就不同的教育方式及结果、理想教育的找寻等问题提出个人思考,在座师生展开热烈交流,并对当今存在的“躺平主义”、虚无主义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哲学家论教育”系列沙龙第一期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值此教师节之际,在本次沙龙的最后,美高梅
师生们向金延老师献上了真诚的祝福,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