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7点,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系列讲座第三讲——“中世纪存在论与笛卡尔的表征主义”于线上顺利展开。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副研究员叶斌老师主讲,美高梅平台
哲学学院教授宋宽锋老师主持,来自校内外各学院的百余名师生于线上聆听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叶老师先用问题:如何评价“研究表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做引子。通过引子向大家简单介绍表征主义。叶老师接着指出,长期以来,笛卡尔的认识论一直被视作是一种表征主义。按照此种观点,对于笛卡尔而言,人们所直接感知到的是对某 个对象的观念,而只有借助于这个中介,人们才得以感知到那个对象,比如说当某人在感知某个外部物体时,他并没有直接感知到它,而是通过关于这个对象的观念,它才得以被感知。这种表征主义 ( 又译: 表象主义) 式认识论也常被称为间接实在论 ( indirect realism) 。但此种认识论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如果观念构成了认知外物的中介,那么它就变成了某种纱幕 ( veil) ,而这种纱幕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合理地质疑: 通过这层观念的纱幕,人们可能无法到达真实的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按照表征主义观点,观念构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某种中介,那么它的本体论地位如何界定将冲击笛卡尔的实体观。因为对于他而言,仅仅存在两种实体,即心灵与广延,如果观念是心灵与广延之间的某种中介,那么人们将无法在本体论上对它进行定位,或者它可能会导致某种本体论上的第三者 ( tertium quid) ,从而与笛卡尔的观点相悖。
针对此种挑战,当前的研究以两种历史进路为视角尝试将笛卡尔从上述表征主义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第一条进路乃是以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双重存在理论为依据,将笛卡尔观念中所涉及的客观存在 ( objective being) 和形式存在 ( formal being) 与经院哲学中普遍存在的形式的双重存在论进行比对,认为笛卡尔的观念论乃是一种双重存在论架构下的认识论,而非表征主义式的认识论。第二种是意向性进路,即通过意向性理论对笛卡尔的观念概念重新进行解释,并将其理解为指向某个对象的思维动作,这样一来观念不再是心灵与外部世界的中介,相反它促成了这两者的直接联系,从而摆脱了由此种中介性带来的消极后果。这两种认识论亦被称作直接实在论 ( direct realism)。但这种直接实在论也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反驳。从而形成了关于笛卡尔认识论的直接—间接实在论之争。
叶老师试图通过阐明围绕上述解释的 “观念” 这一核心概念尝试解决这场争论。首先展示了传统解释中的表征主义,即为什么笛卡尔一般被理解为表征主义者; 其次分析上述两种直接实在论,并揭示其内在的问题,另外尽管他们尝试通过不同的进路来挽救笛卡尔的认识论,但是忽视了笛卡尔文本可能给出的解释; 最后借助笛卡尔相关的哲学文本,通过对观念及其相关本体论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论证笛卡尔的认识论乃是一种表征主义,同时回应上述两种挑战。
上述方案的争论核心在于:如何定义观念?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前言中,笛卡尔给出了关于观念的一个相对比较确定的解释,即视为思维动作的观念和视为思维内容的观念。之后,在第三沉思中进行细致讨论并承认其更多地是将重点放在观念作为心灵中的对象这一方面,而非作为思维动作。其次,关于观念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叶斌老师认为,在这方面,上述两种路径作了诸多尝试,但过度依赖于笛卡尔以外的理论进行解释,而忽略了他的文本给的答案。根据文本,笛卡尔将作为对象的观念(ideao)定义为真的与不变的本质。它可以在心灵中存在,也并不依赖于心灵,不能随意地被心灵影响。同时,对笛卡尔而言,这些心灵中的对象都是天赋的,它们属于心灵能力的一部分,本体论问题由此得以消解。通过文本,我们明确了观念的究竟所指,即它既不是外部对象的存在方式之一,也不是思维动作,相反,它主要指向的是心灵中的对象。而它所具有的中介性质,即笛卡尔所强调的,心灵必须借由观念来认知外部世界,也确认了以观念论为基础的认识论乃是一种表征主义。还存在第二个困境,也就是怀疑主义的挑战,即如果心灵必须借助于内在于其中的观念来实现对外部的认知,那么外部对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怀疑的。
对于这个挑战,叶老师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一方面是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视角。他将外物与观念关系的确定性建立在上帝的保证 (即上帝不可能是个骗子)上,从而使得观念获得了通向外部世界的可靠的出口 ( Zugang) 。也就是说,对于笛卡尔而言,即使观念构成了某种障碍,依然存在着那个作为无限者的上帝,而正是他的介入使得这种障碍至少在笛卡尔那里并不能构成怀疑外部世界的根据。另一方面则是笛卡尔的生理学视角。对于笛卡尔而言,在认知时人总是处在与外部事物的某种直接接触之中,而由这种接触带来的在松果腺上的东西,只有借助于天赋观念人才最终实现了对该事物的认知。在这里,观念并不是某种障碍,相反它是某种工具,正是在它的帮助之下,人才能够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与对象的直接接触之中,借助了观念从而实现了认知,这里也并没有上述怀疑主义能够发挥的空间。
叶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道:笛卡尔的表征主义问题一直是笛卡尔认识论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过多地将重点放在了如何避免由表征主义带来的后果上,而忽视了笛卡尔哲学本身能够作出的回应。而对笛卡尔哲学的僵化理解,即将其哲学僵化为心物二元,同时将表征主义完全在此种框架下进行理解,也使得笛卡尔的表征主义认识论深陷上述本体论与怀疑主义困境。但事实上,无论是他的形而上学还是生理学都给出了关于表征主义的合理解释。因而与其说笛卡尔的表征主义存在问题,毋宁说在笛卡尔主义 ( Cartesianism) 中的表征主义确实不得不面对上述困境。
讲座最后,叶斌老师对讨论区同学们的提问一一作了解答,给同学们带去了极大的启发。宋宽锋老师感谢叶斌老师为各位师友带来精彩的报告,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进行交流。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