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梅娱乐场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美高梅娱乐场 >> 新闻资讯 >> 正文

“走读秦岭:阅见中华文明”课程大纲

发布日期:2024-07-05    作者:     来源:美高梅平台 哲学学院     点击:

“走读秦岭:阅见中华文明”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走读秦岭:阅见中华文明”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

课程英文名称】(应参考国际国内通用名称)

Journey through the Qinling Mountains: Witness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课程号】(同教务系统)

课程负责人】石碧球

学分数】2学分

所属系列

R人文社科□科学技术£艺术美育

□生命健康 □教师教育

学时数】36学时

教学团队教师

石碧球赵卫国王云霞江求流 王文琦张海满

李磊雒少峰

编写日期

2024 年7月2日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阅人


一、课程目标

1.知识角度:通过各种主题的学术讲座、游学会讲、实地探索理解宋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掌握秦岭地区的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秦岭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2.思维与技能:通过实地到访名胜古迹、亲身体验碑刻拓片体验、皮影制作、团扇制作等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秦岭为核心探寻中华文明,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责任,积极投身到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去。

学生修读该门课程后将丰富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认知,能够知晓从秦代到当代秦岭及长安城中华历史上的大事名人、经典要义、当代新知,更深入地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思想,领悟秦岭与古都长安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走读秦岭:阅见中华文明”主题游学实践课程,以文明为基,以时间为轴,通过学术讲座、主题工作坊、游学会讲、暑期社会实践、耕读研习、戏剧演绎等多种形式展开,带领学生穿越数千年长安,感受秦岭山脉孕育出的中华文明。

授课形式:2次先导讲座+5实地参访+5期行中会讲+2次课程讲授+1次小组研讨。

1.在正式开课前,以先导课的形式讲解实地参访地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和文献,帮助学生了解最基础的知识。本学期的先导讲座围绕“上古风华-寻根定脉”“盛世长安-汉唐气象”“赓续文脉-几代千秋”“古都之魅,现代之城”四个总主题展开,从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角度展开讲述。学生需选择其中2个主题,至少参与2次讲座。

主题一:“上古风华-寻根定脉”

主题二:“盛世长安-汉唐气象”

主题三:“赓续文脉-几代千秋”

主题四:“古都之魅,现代之城”

2.在四次游学之间穿插两次线下课程,分别安排在第一次游学后与第三次游学后。一方面使学生将所见所闻沉淀为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倾听学生意见,总结游学中的经验与不足。

3.遗址/博物馆实地参访与现场授课:邀请相关博物馆专家及研究学者,围绕“走读秦岭:阅见中华文明”现场教学。实地参访遗址/博物馆如下:

·第一期:围绕“上古风华-寻根定脉”启动第一期游学实践活动,第一期分为两条游学路线,带领学生领略西安自然历时地理的独特魅力,探寻文明开端与肇基的原因所在。

第一期游学路线秦岭翠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秦岭古道

第一期游学路线二:半坡遗址-丰镐遗址-陕西考古博物馆

·第二期:围绕“盛世长安-汉唐气象”主题,带领学生走进中华文明最昂扬向上的一段,回望汉唐,深入了解最影响中国的历史,从中华帝国的开创、确立、鼎盛和衰落中获取历史启示。

游学路线: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汉阳陵博物馆小雁塔-西安博物院

·第三期:围绕“赓续文脉-几代千秋”启动第三期游学实践,走近宋元明清时期的长安城,带领学生实地参访西安城墙、西安碑林博物馆与关中美高梅 ,感受诗词下的长安,见证历史与文化的变迁。

游学路线:西安城墙-西安碑林博物馆关中美高梅 -美高梅 门

·第四期:将以“古都之魅-现代之城”为主题设计游学实践路线,穿梭在现代都市中,感受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古城的当代魅力,见证十三朝古都在现代灵感中迸发全新活力,感受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参观大国重器、参与非遗体验,以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强自豪感,做心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青年。

游学路线:比亚迪工厂—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4.讨论课:本次课程安排一次讨论课,分别置于课程中间与课程结束,讨论课主题待定。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本次在线游学课程将充分利用先导讲座、网络会议等现场与线上相结合的学习手段,采取学术讲座和遗址/博物馆现场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从秦汉时代的秦岭与长安城开始,层层递进地探究各个历史事情秦岭与长安城的地理、政治、文化、思想,以及当代考古学和文献学的最新发现,让学生在历史世界中游观、探索、思考、领悟,形成自己对于秦岭的独立见解。帮助学生理清秦岭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演进的脉络,文明形成的标志性特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等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主题讲座、实地游学活动、文化体验收获知识、了解文明的发展及特点;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文化体验、感受分享等方式进行收获、知识的输出。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

及所占比例

评价内容及标准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实施方式

评价方式1

20%

平时表现及单元测验

通过实地参访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

由考勤、撰写调研报告和学子行思等部分组成

评价方式2

20%

小组课题汇报

通过小组研讨+小班教学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课题汇报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撰写讨论稿,进行小组研讨

评价方式3

60%

结课调研报告

通过撰写调研报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术水平。

提交结业调研报告

五、课程学习建议

1. 提前准备:在参加游学活动前,建议学生提前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游学地点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为实地探索做好准备。

2. 多角度思考:在游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包括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通过多角度的思考来理解和解读所见所闻。

3. 注重体验:在参加文化体验活动时,学生应该积极投入,动手实践,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亲身体验来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4.记录反思:学生可以在游学过程中记录所见所闻,拍摄照片或视频,写下游学心得和体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5. 团队合作:游学活动通常是团队合作的过程,学生应该与同学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